近年來,Web3 與 NFT 遊戲憑藉「賦予玩家資產所有權」及「透過社群力量共創生態」等前瞻性概念,在遊戲界掀起波瀾,描繪出玩家與開發者共同繁榮的美好願景,吸引了全球目光。
然而,許多 Web3 遊戲的實際運作中,主導動機並非源於對遊戲玩法本身的熱愛,而是驅動於短期的財務回報。這種將「玩遊戲」等同於「賺錢」的模式,本質上是金融行為而非社群互動,導致難以形成真正有生命力、能持續貢獻內容的玩家社群,反而極易走向金融泡沫一途。
關於玩家「擁有」遊戲內 NFT 資產的說法,其意義常被過度詮釋。所謂擁有,多數時候僅是錢包地址上的數位記錄,與實際使用控制權、便捷的市場流動性,以及抵禦外部風險的安全保障存在落差。當 NFT 價值急劇下跌或平台出現問題,玩家所「擁有」的資產可能瞬間歸零,相關風險最終常轉嫁給玩家,也對平台信譽造成嚴重傷害。
另一個 Web3 遊戲常見的迷思,是將「上鏈」本身等同於創新或成功。不少開發者將過多精力投入複雜的智能合約與代幣模型,卻嚴重忽略遊戲最根本的核心價值:遊戲體驗必須有趣。一個缺乏吸引人玩法的遊戲,無論技術架構再先進,都無法長久留住玩家。這種「金融架構優先於遊戲設計」的思維,是許多項目難以持續發展的關鍵盲點。
總而言之,Web3 遊戲若要突破當前困境,必須進行深刻反思。核心在於回歸「遊戲」本質,聚焦於創造真正有趣、有重複可玩性的內容,讓玩家因熱愛而非利潤參與。NFT 應服務於優化遊戲體驗,而非投機工具。建立基於遊戲價值、鼓勵實質貢獻的社群,構築穩健機制,才是擺脫泡沫宿命的唯一出路。